百度 针对民间陕西有古代帝王陵72座之说,专家在《陕西帝王陵墓志》中分析认为,除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炎帝2陵外,还有春秋战国时代的秦景公、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6陵,秦朝秦始皇、秦二世2陵,西汉11帝陵,十六国至北朝时前秦苻坚、大夏赫连勃勃、西魏元宝炬、北周武帝宇文邕各1陵,隋代文帝杨坚1陵,唐18帝陵,以上经田野调查能基本确定的有44座;还有虽未确定墓冢,但经多方面考察确认应葬在陕西的,有西周13位帝王中的7位、秦23位秦公、前秦的高祖苻健、后秦的太祖姚苌和高祖姚兴、北魏的孝武帝元修、西魏的恭帝元廓、北周的孝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宣帝宇文赟共38位。
近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太平镇奇峰关村的毛豆基地里,皎洁月光下,数十盏头灯在翠绿的毛豆田间流动,工人们穿梭田间,手法娴熟地采摘着颗粒饱满的毛豆。
“白天太热,加上毛豆采摘容易发黑,影响品质和价格,所以晚上采摘才是好时机。”下午5点半左右,采收工人邓春华来到田间,开始采收毛豆。
今年,鹤峰县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毛豆产量实现新突破。其中,湖北鑫淼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3000亩毛豆基地预计总产量将突破500万斤,较去年增产30%。更可喜的是,随着政府扶持建设的毛豆加工厂投入使用,“田间——工厂”的无缝衔接让鹤峰县毛豆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连日来,在太平镇太平工业园区的净菜加工厂,现代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刚从田间采收的毛豆经过自动清洗、智能色选、精准分级等工序,迅速完成包装进入冷链系统。
“通过‘国企+基地+农户’的模式,现代化生产线于7月底正式投产使用。生产线采用色选机自动分级,每天可加工150吨毛豆,冻库容量达200吨,能够有效延伸蔬菜产业链。”湖北山野绿丰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产业负责人张功南说。
“夜间抢收+即时加工”模式,不仅保证了毛豆新鲜度,更带动农户增收。目前,通过政府搭建的产销平台,武陵山区4000亩种植基地的优质毛豆正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大商超,部分毛豆还将走出国门。当地正采用“双季轮作”模式,头茬毛豆采收后立即播种第二季,预计10月底可完成全年采收。(申玉洁 梅燕 伍洋)
【纠错】 【责任编辑:连迅】